close

困境背景

臺灣流行音樂產業在2000年後急速萎縮,主因在於網路全球化、選擇變多、下載歌曲門路有許多,所以流行音樂的銷售急速下降。這個問題最多也只能說流行音樂或者說明整個娛樂圈它的話語權已經不太大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能夠被知道的吸睛對象,例如當年的豆花妹、許純美、法拉利姐、網紅等等,有話題帶動收視率。

所以,現在流行音樂的問題在於在操作手法及能力上,算是比較落後的,靈活度相對比較低,又或者已經無法掌握話語權了。現在吸睛的期待或許是比較注重個人特質,但這東西又很抽象,有人隨便試就能紅,有人試了很久都沒法。所以最後一招就是增加母數,將鏡頭放在大陸市場,但是政治問題又變得很尷尬。而過去掌握的這些通路已經大幅萎縮,唱片也不好賣,撒錢就變得很難取捨,勇氣少了,多元沒了,就會讓人覺得是一攤死水。

轉型

所以所以,唱片界大量開設LIVE HOUSE、創立音樂節等等,多找開源、培植文化人口,所以近幾年來其實文化創作者以及活動真的變得許多來提振士氣,建立連帶感也許能夠再度創造一些脈絡提振一些銷售。

但整體流行音樂文化帶動還是頗難做的,許多創作者尤其是獨立創作者在生計上其實都有點困難,更別說那些更單純的幕後工作人員、作詞人、作曲人及編曲人等等,多少都得兼一些相關工作去支撐母業吧,過去李宗盛在未出頭時送瓦斯、董事長樂團似乎除了做音樂外也身兼某些幕後工作,也有些音樂人去教樂器惹。

坦白說,其實很難去找尋到這個時代流行音樂問題解決的方式,我們很難從過去銷售模式找尋現在音樂所能創造榮景的方式,許多都得重新去開創,行政管理如此,音樂創作文化脈絡也出現非常大的斷層。縱貫線、三小男人以及三大男高音等等所帶領的文化脈絡似乎就停留在那時代,時代的快速變化、創作脈絡的分歧導致許多過往能量無法傳承接續撐起流行音樂文化的新高潮,只能不斷的PUSH再PUSH,拿著所剩不多的勇氣,盲目的試看看哪些新血可以成。

未來展望

我是認為,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所期待、所展演的故事,不能拿過往能夠顯現的經典然後去批評現在的創作者。涵養的內容及時間不同,現在創作者有他的優勢在於他有同體的現代感受、有更多的現場可以去試,有更多地方讓自己表現得更立體,但現代的創作者少的是流行產業給的耐心,因為太多資訊干擾了,也許有些人就這樣不得已的一直做些小世界、做些很小清新或輕浮的歌,滿足自己、走不出來。

的確在現在的時代,許多歌缺少了過往的精緻度以及那種打從內心去演繹對曲調、對詞的情感,但文化本來就是因應那個時代需要自行展演塑型、時間去涵養的,發展屬於每個時代它所應該具備的價值,而非由誰去單一認定它所應該的期待,不是說不能質疑,而是有什麼就一起來做、來平等對話、來一起創作,你有過往累積的能量,我有這時代的感受,共同理解這個時代應該有什麼,因為文化需要對話、需要多元去展演,而非蓄意的去干涉應該要如何。

每個時代在不同積累下有它的獲取,但也同時也會失去什麼,所有在這時代的人只能當一位時代的發展者,無法去定義什麼。

因此,無法去討論不同時代應該要怎樣、該怎樣,每個人都不是神。時代有時代訴說的故事、有個人的創作脈絡,有群眾的期待訴說,如果誰想期待、想討論,那麼你也是這個時代的人,總也得挽起袖子去感受、去做,創造化學反應,在累積、發展、反複的感受後,多少也能展演出屬於自己跟這時代交織的創造能量吧。

當然,大家總也期待,應該還是能再度找到一個能夠撐起自己、撐起一個音樂文化形式脈絡、撐起一個時代需要的故事,並且接續下個世代的那些人,如同批頭四、麥可傑克森、巴布狄倫、羅大佑及周杰倫等人,我倒不那麼悲觀說沒有這個人,我想這塊土地的多元文化還是有辦法涵養這樣的人才,如果我們有那雙眼、那雙耳朵又何嘗懼怕無法看到?只擔心我們會不小心沒法等待就扼殺了。

最後

所有屬於這時代、這土地的創作人,應該不屬於過去也不存在未來,只存在此時刻,用眼、用手,用整個身體去感受、去對話、去展演,共構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創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y1472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