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了解一下犧牲的體系的定義

"在犧牲的體系中,某些人的利益是從犧牲他者的生活(生命、健康、日常、財產、尊嚴、希望等)之中產生並維持下去的。沒有被犧牲者的犧牲,要求犧牲那方不可能產生利益,也不可能維持利益。但這個犧牲通常不是被隱蔽起來,就視做為一個共同體(國家、國民、社會、企業等)的『尊貴之犧牲』而被美化,或正當化。"

恩,如果了解完,應該就可以掌握大致重點。倒不是說內容簡單,而是因為不簡單。在沒有相關背景,對裡面內容要完全掌握,實在有些困難,至於要什麼背景呢?組織能力、體系架構瞭解、哲學背景、日本知識掌握...等。這話可能說得有些重,因為若一般書即由淺至深評比以1-9概算,它可能最多不過5-6,而薄薄一本,不算太難讀,什麼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還是槍砲彈藥鋼鐵有的沒都比它好讀多。

但是,就我讀這類相關,其實看完掌握能力不到兩成...,這本說起來,也約四成到五成,所以以八十二十概念瞭解,不想多花心思,把定義弄清楚,能記在心還能隨時運用,至少也可以讓人瞭解到,有看過這本書...呵呵,如果有幸要寫讀書心得者,把定義翻來覆去講個三五次,至少看得出來是這篇的心得。廢話說得有些久,大致分從書中分幾個要典講講來證明我有看過這本書

福島為何稱為犧牲的體系

從福島來做思考,不難套用在台灣的蘭嶼、雲林六輕以及新北的兩座核電廠。它的概念都是,一塊地,承受著台灣的風險、汙染以及健康...等等的風險,而被視為不可避免,用金錢的補償、其他人的漠視、甚至剝奪話語權。也許就在這種隱性的歧視下,導致著一般的不在乎,而福島在未享受利益,承擔苦果,還受到了歧視,家園、工作都沒,而其他縣市居民對他們有著的恐懼。

受害的是東北的福島,但受益的是東京等大都市,歧視一直存在著,正如同台灣一般,許多因循的歧視而更加諸著避瓶等。而如同在世界的體系中,蒙古被視為丟核廢料的的場所,幸而後續蒙古拒絕了。

御用學者?

在核災過後,有些學者依循著政策方針,以安定民心為名,有技巧的隱藏風險。試圖造出天下太平的樣子,書中以山下為例,但這樣做,是否造成災民更嚴重的後果,例如不認清現實下,遭受更大的汙染。而這樣子例子,許多地方都有,之前食安時,一些學者企圖營造有問題,但在安全範圍內,近期的天津,一再說在安全標準內,但直觀的看或訊息等等,都瞧出是有問題的。

因此,思考其中,是否在有外力介入下,所謂的知識、專業也將容易變質了嘛?顯然的是極為可能的,但要去剝除這隻黑手,還給民眾一個真、知的權利,更需要靠自身判斷力來去改善,否則在依賴他人的情況下,被蒙蔽是最容易發展的道路。

小結

綜觀書內容來看,還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尤其台灣跟日本有極為密切的接觸聯絡,而思考起來,其實不算太過隔閡。而認清他的民族性、排外等等特質,將容易發現,沖神、福島的犧牲體系是從何而來,又將可能往哪去。反思台灣,如何真正的避免、或極力的避免,將是一個必須思考的方向,不能因為一個利益,而逼迫著少數人承擔,而去說這是必要、無法避免,此不過是造成悲劇的卸責。

整體而言,他是許多不同元素揉合,而去思考風險、核能以及政策走向的一本小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y1472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