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人曾說:「言之不足,则歌之, 歌之不足,舞之蹈之」,據說是出自詩大序,如果要我看來,歌的盡頭應該是藝術的開始,言語是靠理智去發展,但理智最後能帶來什麼?

一直對外追求,追求全知、追求價值,追求成熟,但人終究力有未逮,或許就如同大哥所唱的:「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丟」疲於奔命,無法自處,就如同鏡子一般,想要不顧一切去追求,去獲得、去理解,但最終而言,是想找到一個心裡的安定,但越往外後,反倒找不到在追求什麼,自己卻被掏空了,只留存了忙碌、回應社會的期待、以及為著生存的堅持,這些構成的自己。自己的感受就此喪失。

另一方面,哲學的盡頭,就是宗教的開始。一個追求內心自我的最深處,目的是講求天人合一,從外界感受情緒,在粗淺的方式可能透過行動及調整的方式去努力的感受這些情緒帶來人格的積累,達成內外一致性,待積累到一定程度,透過成熟以及這些情緒的價值,建立堅持涵養人格,達人格對外也對內的持續展演建立循環。若不求內反求外,無法掌控的情況只會變成瘋子,所謂天才,很多只是還沒變瘋子的正常人,而很多瘋子,只不過是沒拿捏好力道的天才。

情緒積累的源頭在于接受,事前的期待及情緒,跟事後的錯愕及一致,如果有所差異,那麼就得學會去將這個相異點放到心上去想想,與價值結合做出更確切行動,持續並擴大堅持,創造有利時勢,然後具體去調整塑造更有利基的行動,在不斷流動之間,自然擴大發展,更能接受挑戰、抵禦風險。

也許畫著畫著,呈現的是在尋求自我、找尋自在,才會越畫越裡面吧,不過熊熊畫出來,它必然可能成為100萬個哈姆雷特了。所以有很多時候都已經懶得打字去介紹模型,它不會變,不過總覺得,今年畫成這樣解釋成這樣,但明年又展演到更裡面,發展不同的模型,綜合起來有不同的解釋手法,但不論怎樣都挺燒腦的,一年比一年還燒,但沒人看懂,所以覺得寫個小說吧,順便順一下模型,剛好今年又一直在玩一些音樂,就綜合起來,但又覺得情緒營造起來,好像能力不足,情緒還不夠成熟到好玩,實在頗為苦惱。

反正就隨心所欲吧~弄點小說,學點音樂,畫點圖。如果要活得很藝術,就多找些本質性的去感受,宗教、音樂、圖像等等,若要理智點,就走思想、哲學,中國西方都可,如果要走更延伸性的,那就隨便看吧,都能看到什麼,看自己怎麼看。

反正最終而言都是讓自己平淡自在真心感受每個當下對自己最重要的人事物,所以依然就是把握當下,努力堅持。

擷取.PNG

最後-

好好地、用心的去感受情緒、

努力耕耘、

開出更璀璨的花朵,

心一轉,路一寬,

打開心裡的房門

看到不一樣天空,通往更開闊的道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y1472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